0%

很久没有写读书笔记了,前段时间忙着儿子的高考,忙着换工作,现在终于稳定下来,也有时间看书和写读书笔记了。
目标,就是人生的灯塔,指引着前进的道路。首先,讨论到目标,必须明确目标的定义,在本书中,对目标的定义如下:是指为了完成对自我有意义,同时对自我之外的世界也有意义的事情时,产生稳定且可概括的意图。目标的本质是确保一个人至少在足够长的时间里,在其行动上做出承诺,并且通常在对它的实现上还要有所进展。
一个崇高的目标,不一定非得是英雄式的,或是需要非常大胆的冒着生命危险的行为,关键是为他人提供价值。例如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可以从工作中找到目标感,将工作视为奉献社会和承担家庭责任的一种方式。

阅读全文 »

基督教的逻辑是:
1、前提:人都有原罪,会受到末日审判。
2、问题:如何得救?
3、方案:信耶稣得永生,并且总要信。

《天国历程》类似《西游记》,讲述了基督徒(天路客)为了获得救赎,为了到达天上耶稣撒冷的锡安山,进入那荣耀之门,得到永生的艰苦历程。过程有犹豫、有险阻、不过在福音师的指引下,在忠信、盼望等教友的支持下,最终还是达到天国,得到永生。
整部书是通过梦境寓言的方式推进,书中引用了很多圣经的话语,整本书就是班扬提供的一卷《圣经》的经文注释。换句话说,这就是一本传道书,通过寓言,教诲人们要遵从上帝的旨意,沿着上帝的教诲之道,达到赎罪、进入天国。

阅读全文 »

GTD:Getting Things Done
关注主要目标和价值观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必要的选择标准。
2分钟的思考训练:碰到事情,进行两分钟的思考,构建以结果和行动为导向的思维方式(谋定而后动),然后记录下来(清理大脑中的全部事务)。

阅读全文 »

一国的收入衡量

供给与需求这种基本工具既是微观经济分析的中心,又是宏观经济分析的中心。
GDP 同时衡量两件事: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和用于经济中物品和服务产出的总支出。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是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循环流量图
阅读全文 »

一、经济学和经济学家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他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的学科。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的学科。

经济学家的身份:当经济学家试图去解释世界时,他们是科学家;当经济学家去帮助改善世界时,他们是政策顾问。

关于世界的表述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实证表述(positive statements),试图描述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观点;另一种是规范表述(normative statements),试图描述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观点,这些受价值观的影响,涉及伦理、宗教和政治哲学的看法。

萧伯纳:如果让所有经济学家围坐在一起,他们不会达成任何一个共识。

  1. 科学判断的不同
    类似物理学地心说、日心说的分歧,气象学存在是否全球变暖的分析,经济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在随着不断的深入,存在分歧不足为奇。特别是对一些经济变量的重要参数大小有不同的直觉。
  2. 价值观不同
  3. 感觉和现实
    经济学家的共识程度远远超过人们认为的那样。

图形的作用:图形提供了一个可以根据大量树木而辨认森林的透镜。
经济学家通常更喜欢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观察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
在经济学中,区分沿着一条曲线的变动与曲线的移动是很重要的。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判断什么时候必须移动曲线:当一个未用任何坐标轴表示的变量发生变动时,曲线就会移动。
因果关系:当用现实世界的数据来画图时,要确定一种变量如何影响另一种变量往往是极为困难的。
忽略的变量:当你看到一幅图被用以支持一种关于原因和结果的观点时,应当问一下,有没有一种被忽略的变量变动能解释你观察到的结果,这一点很重要。

数学公式是一种模型和逻辑表达,需要考虑背后的本质描述!

阅读全文 »

影响力读书笔记脑图

诉诸于利益

你要说服一个人之前,要想想如何才能达到目的。
说服一个人,你要诉诸于利益,而不是诉诸于道理。
(成人的世界没有对错,只有利益)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利益,其实这也是一种换位思考的能力。
利益的考虑需要利用对比心理,利用人类失去厌恶的心理(对失去比获得更敏感和在意),所以要强调对方可能的损失,不同文化的人对利益的看待也不一样的,例如中国人就很在意没面子的事情。

阅读全文 »


读书心得脑图

文章摘要

  • 《金刚经》全称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气体最坚、其用最利、其相最明般若:佛教用语,智慧的意思。 波罗蜜:到达彼岸的意思
  • 弥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书到今生读已迟。
  •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以语人者无二三;
  • 三分人事七分天
  • 佛教在南北朝时期鼎盛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一念之差:念:一呼一吸之间谓之念。
  •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是皈依的意思。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 摩诃:大的意思
  • 相: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相就是现象、观念。
  • 事如春梦了无痕 放下
  • 李商隐: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里其实有两个望文生义的点,古代词语用法和现在不一样。
    1.可待:何必等到。 李商隐在《牡丹》中也用到过可待,在那里的意思是何必等到。
    2.只是:就在。
    在唐代,“只”这个字的用法是表示限定范围,不是转折。所以这句诗的意思其实是:这些感受何必等到事后成为追忆时才觉得它很珍贵,就在当时就知道它很珍贵而有一种惘然感觉了。
    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
  • 卦者,变也。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