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因为看到“采石之人应胸怀大教堂”这句话,决定买这本书看看。
其实,开发软件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持灵活性、稳定性,所以软件开发的主要原则就是解耦;
总体上说,一般般的一本书,不过,看完本书,还是有以下三点重要的收获。

  • 需求文档与政策文档分开
  • 解开解不开的谜(在盒子外思考)
  • 创立品牌(标新立异的名字、标识)
    阅读全文 »

1、编译型语言

需通过编译器(compiler)将源代码编译成机器码,之后才能执行的语言。一般需经过编译(compile)、链接(linker)这两个步骤。
编译是把源代码编译成机器码,链接是把各个模块的机器码和依赖库串连起来生成可执行文件。

优点:编译器一般会有预编译的过程对代码进行优化。因为编译只做一次,运行时不需要编译,所以编译型语言的程序执行效率高。可以脱离语言环境独立运行。
缺点:编译之后如果需要修改就需要整个模块重新编译。编译的时候根据对应的运行环境生成机器码,不同的操作系统之间移植就会有问题,需要根据运行的操作系统环境编译不同的可执行文件。
代表语言:C、C++、Pascal、Object-C以及最近很火的苹果新语言swift

2、解释型语言

解释性语言的程序不需要编译,相比编译型语言省了道工序,解释性语言在运行程序的时候才逐行翻译。
优点:有良好的平台兼容性,在任何环境中都可以运行,前提是安装了解释器(虚拟机)。灵活,修改代码的时候直接修改就可以,可以快速部署,不用停机维护。
缺点:每次运行的时候都要解释一遍,性能上不如编译型语言。
代表语言:JavaScript、Python、Erlang、PHP、Perl、Ruby

阅读全文 »

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是一首创作于1973年8月5日的七言律诗,作者是毛泽东。这首诗是中国伟人毛泽东写给郭沫若的一首诗,也是他写的最后一首咏史诗。

原文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
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阅读全文 »

辩论不要进入别人设计的框架,思考自己的思维框架。
《盐铁论》和桑弘羊之问
春秋战国后,华夏进入豪迈的秦汉时代。公元前81年2月,大汉帝国在朝堂上举办了一次关于盐铁专营政策的公开辩论,辩题是「官企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参辩一方是力主官企的帝国财政大臣桑弘羊及财政、农业、发改……诸部官员,另一方是为民请命的社会贤达。《盐铁论》就是记述这场辩论后编纂而成的史书。
盐铁争论的核心,是以桑弘羊为首的帝国利益集团倡导的官营垄断,和儒生贤达们倡导的自由经济之争论。感慨下,一争就是两千多年啊,解决了吗?呵呵……

阅读全文 »

管鲍之交佳话:合伙经商经受住三大考验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成语叫“管鲍之交”,它是指朋友之间的友谊和交情,这个成语让两个人青史留名:一个是管仲,一个是鲍叔牙。说起这两个人,管仲的名气远远大于鲍叔牙,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改革家,被称为“春秋第一相”。但是让人奇怪的是正是由于被人们忽略的鲍叔牙才让管仲名垂青史。其实这两个人最初的身份都是商人,就是在经商做买卖的过程中,两人开始成就了一段佳话。

阅读全文 »

《菜根谭》是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
俗话说:“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明代奇人洪应明取其义而创作《菜根谭》。 “谭”同谈,音近通假,像《天方夜谭》等。
一个人如果能够抑制口腹之欲、忍受物质上的清贫,必能顽强地适应各种困境,从而把握人生真谛,有所成就。
站到人生的终点,反观人生的本质,这是《菜根谭》中惯用的做法。
但是人生的本质是什么?虚幻?庄周梦蝶?还是平平淡淡才是真?人生有意义吗?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只要有一颗能够体会幸福的平常之心,就已经生活在幸福之中,不必劳心费力去别处追寻。


阅读全文 »

【典故】东汉人杨震是个颇得称赞的清官。他做过荆州刺史,后调任为东莱太守。当他去东莱上任的时候,路过冒邑。冒邑县令王密是他在荆州刺吏任内荐举的官员,听到杨震到来,晚上悄悄去拜访杨震,并带金十斤作为礼物。
王密送这样的重礼,一是对杨震过去的荐举表示感谢,二是想通过贿赂请这位老上司以后再多加关照。可是杨震当场拒绝了这份礼物,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以为杨震假装客气,便说:“幕夜无知者。”意思是说晚上又有谁能知道呢?杨震立即生气了,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无知?”王密十分羞愧,只得带着礼物,狼狈而回。

《论语解构》:孔子的生死观
在前面,我们曾简要提到孔子的生死观,这里有必要做进一步论述。有人从孔子“未知生,焉知死”一句就断章取义的认为孔子是重生轻死,或认为孔子只知道生而不知道死是怎么一回事,这都是对孔子的误解,从《论语》很多地方可以体悟出孔子的生死观点与佛老思想不谋而合。接下来,我们就分析下孔子“未知生,焉知死”一句到底是什么意思,原文如下: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