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总体介绍

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的风起云涌,外部世界的快捷变化要求企业能够快速反应,而要做出快速反应,离不开企业内部信息流的畅通无阻。在企业的信息化过程中,针对不同部门不同的应用需求,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这些软件基本满足了企业的应用需要,但从企业整体角度出发,要达到内部信息流的畅通无阻,就必须对不同的应用软件进行集成才能实现。
本文将对现有最为常见的两种企业集成方案:EAI(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企业应用整合)与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进行探讨与比较。

阅读全文 »

大多数的blog站点都支持按照分类和标签对文章进行组织。这也是信息管理的两种有效手段。二者的对比如下:

分类是最经典的方法,事先进行严格的类别划分,构建分类树,然后每个项目(Item)从属于分类树上的唯一节点。 由于类别的划分比较严格,通常会在一开始就规划好。如果想要更改分类树,就要付出比较大的代价。

标签(tag)是比较新兴的一种信息管理方式。与分类最大的不同是每个项目(Item)可以有多个标签。标签之间没有关系,但是通过内容可以使不同的标签之间产生关联。 如果某个项目(Item)具有多个标签,那么这多个标签之间就产生了某种相关性。相关性可以表达任何一种关系,可以用相关性表示出一颗分类树,也可以表示出一张图(Graph)。 增加标签的代价非常小,完全可以在产生项目(Item)之后再按需增加标签,并通过关联使新的标签与原来的标签之间产生相关性关系。

由于标签更加灵活强大,变更的代价又很小,在很多同时支持分类和标签的系统或软件工具中都在逐步淡化分类的作用。比如,gmail中的分类功能就是用标签实现的;evernote中的笔记本只支持两级划分(笔记本组和笔记本);博客园的博客系统只支持一级分类。

工程成本与财务核算成本的差异

  • 1.工程成本不含土地成本
  • 2.财务核算成本要对不可售部分进行二次分摊
  • 3.工程成本的会所等进建安,而财务核算进入公建下的建安
  • 4.工程成本不考虑产品的成本,财务核算要拆分到产品

我所遵守的11条数据库设计准则

一、设计原则资料一

1、数据库设计范式

第一范式(1NF):属性具有原子性,不可再分解,即不能表中有表;(字段是最小的的单元不可再分 )
第二范式(2NF):唯一性约束,每条记录有唯一标示,所有的非主键字段均需依赖于主键字段;
第三范式(3NF):冗余性约束,非主键字段间不能相互依赖;
第四范式(4NF):消除表中的多值依赖

阅读全文 »

一、Docker 与虚拟机

虚拟机:

我们传统的虚拟机需要模拟整台机器包括硬件,每台虚拟机都需要有自己的操作系统,虚拟机一旦被开启,预分配给他的资源将全部被占用。,每一个虚拟机包括应用,必要的二进制和库,以及一个完整的用户操作系统。

Docker:

容器技术是和我们的宿主机共享硬件资源及操作系统可以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
容器包含应用和其所有的依赖包,但是与其他容器共享内核。容器在宿主机操作系统中,在用户空间以分离的进程运行。

阅读全文 »

数据挖掘(Data Mining)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也就是指从大量的数据中通过算法搜索隐藏于其中信息的过程。这个定义包括好几层含义:数据源必须是真实的、大量的、含噪声的;发现的是用户感兴趣的知识;发现的知识要可接受、可理解、可运用;并不要求发现放之四海皆准的知识,仅支持特定的发现问题。通过统计、在线分析处理、情报检索、机器学习、专家系统(依靠过去的经验法则)和模式识别等诸多方法来实现上述目标。有时候放“马后炮”也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阅读全文 »

《史记》著者司马迁在《史记》书成后,向其友任安解释他甘受宫刑之奇耻大辱以求偷生于世的缘由的一封信,信中详述自己偷生只是为了完成《史记》大作。可惜这封信任安没能看到。在写下这封信以后,我们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家司马迁便消失在了历史中,以至于我们现在尚不清楚他是怎么死的。

文段落如下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俶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戹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及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仆窃不逊,近自讬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适会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另当别记的是,“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士为知己用,女为说己容”等众人皆知之语,皆出于此篇《报任安书》。

译文

古时候虽富贵但名字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数不清,只有那些卓异而不平常的人才在世上著称。(那就是:)西伯姬昌被拘禁而扩写《周易》;孔子受困窘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左丘明失去视力,才有《国语》;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流传着《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都是一些圣贤们抒发愤懑而写作的。这些都是人们感情有压抑郁结不解的地方,不能实现其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事迹,让将来的人了解他的志向。就像左丘明没有了视力,孙膑断了双脚,终生不能被人重用,便退隐著书立说来抒发他们的怨愤,想到活下来从事著作来表现自己的思想。

博弈论类似中国古代的纵横家,他们通过各种类似博弈的故事,建功立业。
而博弈论是在西方科学体系基础上的一种模型,把商场、生活、工作上的各种博弈,转化为数学模型,借鉴一些数学的方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不过,数学、物理模型的要义就是抛开次要因素,抓住核心要素来建立。但是,实际上,一些次要的因素的变化,往往会导致较大的差异结果。例如蝴蝶效应,所以实际上的博弈论并不能一概而论。再说,博弈论最难的地方就是在一个案例(事件)中抽象出对应的数学模型,还要找到核心的要素,保留核心的要素,剔除次要的因素,这要靠经验、水平了。
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候,经验比这些所谓的科学手段还更有效。一个人能根据经验,对一些形势、人性做出的判断,比通过博弈工具更直达事件本质。
再说,博弈总感觉是在术层面上的技巧(雕虫小技),而仁义、大智若愚这些大道层面上的思维,其实其境界更高

阅读全文 »

公地悲剧(Tragedy of the commons)是一种涉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对资源分配有所冲突的社会陷阱。这个字起源于英国作家威廉·佛司特·洛伊(William Forster Lloyd)在1833年讨论人口的著作中所使用的比喻[1]。1968年时,美国生态学家加勒特·哈丁在期刊《科学》将这个概念加以发表、延伸,称为“公地悲剧”(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2]。而这个理论本身就如亚里斯多德所言:“那由最大人数所共享的事物,却只得到最少的照顾”[3]。
这样的比喻宣示著有限的资源注定因自由进用和不受限的要求而被过度剥削。这样的情况之所以会发生源自于每一个个体都企求扩大自身可使用的资源,然而资源耗损的代价却转嫁所有可使用资源的人们。(可使用资源的群体数目可能远大于夺取资源的数目。)
哈丁的主要兴趣如同前人洛伊和马尔萨斯一般皆专注在人口学,尤其是人口成长所造成的问题。他的论述聚焦于有限资源的使用,例如空气与海洋资源,并指出污染的负面共享性。(他并非处理私人资源的蓄意污染,负面共享性是指公有资源被剥夺或污染所造成的共有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