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例子:一个高速路有10个入口,每个入口每秒钟只能进1辆车
1、请问1秒钟最多能进几辆车?
TPS=10
2、每辆车需要多长时间进行响应?
reponse time = 1
3、改成20辆车,每秒能进几辆?每辆车的响应时间是多长?
TPS = 10,reponse time = 1 (10个为一等份,分成两等份,平均tps (10/1+10/2)/2=7.5 平均响应时间(2+1)/2=1.5
4、入口扩展到20个,每秒能进几辆?每辆车的响应时间是多长?
TPS = 20,reponse time = 1
5、看看,现在TPS变了,响应时间没变,TPS和响应时间有关系吗?
木有关系
6、如何理解?
TPS和响应时间在理想状态下都是额定值(联想运行一个压力测试场景来考虑),把入口看成线程池,如果有20个入口,并发数只有10的时候,TPS就是10,而响应时间始终是1,说明并发数不够,需要增加并发数达到TPS的峰值。
7、同样是20个入口,如果并发数变成100的话,TPS和响应时间会怎么样呢?
并发数到100的时候,就会出现堵车,堵车了平均每个车过去的时间就长了,把100个车按照20一份分成5份,第5份的等待时间就是最长的,从等待开始到这个车进去,实际花费了5秒,那100辆车都过去的响应时间就是(5+4+3+2+1)/5=3,平均的TPS就是(20/1+20/2+20/3+20/4+20/5)/5=9.13(我怎么感觉应该是100/(5+4+3+2+1)=6.67 完成的事务总数/完成事务数的时间,使用该方法计算出来的tps会稍微小些,可以乘以1.5倍作为当前tps)
8、由此可知,TPS和响应时间宏观上是倒数关系,但是两者实际上木有直接的关系的,在上例中,系统只存在20个线程,100的并发就会造成线程的等待,引起平均响应时间从1秒增加到3秒,TPS从20下降到9,TPS和响应时间都是单独计算出来的,并不是互相算出来的!

阅读全文 »

VMware NSX is the company’s network virtualization and security platform for the software-defined data center (SDDC).
传统的数据中心都是用物理网络来分隔不同的业务系统,这就需要管理员预先规划好数据中心的网络拓扑结构,划分好 VLAN,以确保各个业务系统之间是相互隔离的;并且在防火墙上配置上百条规则,针对每一个应用关闭不需要的网络端口,以降低黑客攻击的风险。这是一个费时费力的工作,一旦某个业务系统需要增加一些新的功能,或者不同的业务系统之间需要互相访问,就需要对数据中心内的网络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个过程不但费时,而且需要非常小心,避免任何一个错误的配置而导致网络中断。

阅读全文 »

  1. SNAT
    场景:云上的vm主机用户作为客户端访问外网服务器
    vm(client)--->SNAT(将数据包中的内网源IP转换为外网IP)--->Internet(服务器)--->SNAT(将数据包内的目的IP转换为内网IP)--->vm(client)

  2. DNAT
    场景:云上的VM主机作为服务器端为外网提供服务
    Internet(client用户)--->DNAT(将数据包中的目的公网IP转换为目的内网IP)--->VM(server)--->DNAT(将数据包中的源内网IP转换为外网IP)--->Internet(client用户)

首先需要解释一下三角传输的概念,该概念正常情况下适用于特定应用类型的服务器均衡项目中。为了明晰基本概念,我们先以正常环境下的数据流向示范。
常见的服务器部署方式中,最多的为旁路部署,因为该方式不需要用户改变网络拓扑结构,而旁路部署的特点就是,负载均衡设备的接口ip地址与服务器ip地址处于同一个网段(而根据vip地址是否也是属于同一个网段,分为了单臂旁路和双臂旁路)。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假设为单臂旁路方式。

阅读全文 »

以产品设计理念剖析企业建设故障自动化处理方案的思路
人工处理告警,一直是运维心中的痛。大年初一拜年、结婚、和老婆孩子外出过周末等美好时光,作为运维的你,好像一直心系IT系统,保持与笔记本的安全距离。
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这么苦逼,不是说运维行业转 AIOps了,我竟然还在手工处理告警,我该怎么办?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实现故障自愈要攻克的3个问题,以及献上开箱即用的方案。

1. 故障自愈的基本流程

自动化的要点是什么?把人的经验抽象、固化为程序处理,工业(第3次工业革命)或互联网都是如此。
举个例子,磁盘出现告警,运维首先想到的是登陆服务器清理磁盘。

阅读全文 »

产品经理工作中,画流程图是必经的一环。对于工具狂魔来说,和介于产品经理的通病,只要能画流程图的工具,总想体验一番。
我用过的流程图工具有Visio、MindManager、亿图图示专家(Edraw Max)、PPT、Axure等。
首先,用Axure画流程图,对我来说,真废时间啊,布局还这么费力,反正我用不来。而Mindjet即使画流程图,我也用的是思维导图的形式,所以没有啥可比性。
其次,PPT画流程图,比如用它的SmartArt,做简单的流程演示,还是可行的。但无论从视觉美感、还是承载流程步骤的规模,PPT都没法和Edraw Max相比。
所以,这篇文章重点要讲的流程图工具是Visio和Edraw Max。但很遗憾,这不是一篇“流程图工具”竞品分析报表。我只是想说下我分别使用Visio和Edraw Max后的看法。

阅读全文 »

  • 易居·克而瑞
  • 云湾信息 云易智
  • 祈福在上BIM
  • 合景唐亮 保利芯智慧姚向明总 美地置业朱春晨总
  • 富力:互联网来整合,寻找新的运营模式; 互联网化;
  • 智慧社区方案;数据收集
  • 全国特色小镇 2500多个(浙江、山东、云南最多)
  • PPP融资模式
  • 有产业资源的地产商有优势;或者地产+产业公司强强联合;
    阅读全文 »

在刚刚结束的Oracle技术嘉年华大会上,"SQL审核"这个概念被屡次提及,成为一个重要的核心关键词。云和恩墨的技术专家罗海雄和去哪儿网的技术专家王竹峰分别做了相关的主题分享。

SQL审核的提出,是基于数据库的性能优化实践和屡见不鲜的“抢险救灾”,经过总结大家发现,80%的数据库性能问题来自SQL,而事后的SQL优化和救火已经不能满足今天业务快速发展和高可用连续性的需求。

SQL审核是指,将数据库线上系统的SQL优化和问题诊断,推进到产品开发测试阶段(上线前),通过前期的SQL审核管控,将80%的SQL问题消灭在萌生阶段;而对于线上运行系统,可以通过同样的SQL审核过程,发现和解决潜在的性能问题,做到提前预防,防患于未然。

阅读全文 »

什么叫带外管理?

常见的设备管理方式有SNMP、RMON、Web、TELNET以及通过CONSOLE、AUX接口管理,有些高端设备还具备100BASE-TX的带外管理端口。
我在网上查到大概SNMP、RMON、Web、TELNET这些管理方式属于带内管理,通过CONSOLE、AUX接口管理和通过某些高端设备具有的100BASE-TX的带外管理端口进行管理的方式属于带外管理。
那么所谓带内、带外是不是指跟占用生产网络带宽、接口的管理方式称之为带内管理,与此相反,不占生产网络带宽、接口的管理方式称之为带外管理?
带外网管是指通过专门的网管通道实现对网络的管理,将网管数据与业务数据分开,为网管数据建立独立通道。在这个通道中,只传输管理数据、统计信息、计费信息等,网管数据与业务数据分离,可以提高网管的效率与可靠性,也有利于提高网管数据的安全性。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