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全书看完,受到的启发是,关注20%有价值的事情,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根据80/20(帕累托法则)的思维,阐述了一种反常规的思想:我们所说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并不存在,我们收获的80%往往是耕耘的20%所产生。所以我们的当务之急应该是找出那创造了80%价值的20%投入,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阅读全文 »

参考资料:架构设计中常用的视图模型----架构蓝图--软件架构 "4+1" 视图模型
一本大杂烩,涵盖了软件架构方方面面的知识,包括宏观的、微观的。所以看的过程觉得特别混乱。
不过如果在实践软件架构过程中,还是一本好的参考书,在架构处理的过程中的各种情况,作者都有涉猎。
另外,就是本书的翻译有点拗口,很多都是按英语的语序直接翻译过来,有些术语的翻译也不是很准确,建议对于一些术语的翻译,最好同时还保留英文,方便读者的理解。
本书的读书笔记如下。

一、架构的总体原理

1、总图

阅读全文 »

从0到1,从无到有,是质的变化,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主要力量,也是一个公司能够拥有垄断利润的关键。每个企业都必须时刻思考如果抓住0到1的机会,而不是挤入从1到n的那种完全竞争状态的市场。
从0到1,是一种跨越性的创新,应对了中国那句古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就是从无到有的跳跃。从0到1,所以从奇点形成了我们的宇宙;从0到1,所以有了现代工业革命;从0到1,所以有了现代的信息技术。
从0到1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追求。但是如何能够让自己发现0到1的机会,这才是成功者和普通人的区别。作者强调了要敢于挑战、独具一格的性格,要在别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寻找利基市场,再利用自己技术壁垒,扩大市场,并形成垄断性的利润。那种通过技术的创新改变人类生活的垄断,是有助于社会的进步,因为他们通过解决独一无二的问题取得了创造性垄断的地位。像作者说的,每个企业都在追求垄断性的利润,完全竞争会吞噬企业的利润,使企业只着眼于目前的利益。所以,每个企业要思考未来10、20的世界的样子,然后思考企业能利用到哪个机会,从而抢先一步,占领市场,并且必须使自己的产品或者技术是替代品10倍优势,来保证你的竞争优势。
作者在文中也提到了Paypal黑帮的个人背景和性格,这几个人后来都成了硅谷的著名的创业者或投资人(例如火箭发射回收、特斯拉电动汽车的创始人马斯克Musk)。他们那种敢于挑战、独立思考、敢于和别人不一样的风格是他们创业成功的必要素质,而反思中国的教育,却是希望把大家培养成一个模子的,人云亦云的考试机器。
作者也思考了未来社会智能机器人的竞争问题,作者认为,人类之间的竞争,是涉及一种资源竞争的零和竞争。而机器人不需要和人类竞争资源,所以机器人应该是人类的好帮手,是人类提升生活水平的工具。当然,当超人工智能的出现,人类的将来是怎么样,其实谁也说不清楚。
名句摘录:
1、尼采曾在精神错乱前写道:“个人发生精神错乱很少见,但对群体、政党、国家、时代而言,精神错乱却很普遍。”

阅读全文 »

一本关于机器学习的实用教程,涵盖了从原理、案例到程序实现(Python)的全面介绍。
机器学习就是从数据中发现数据背后的本质,捕获数据中有价值的信息和模式。
机器学习的核心就是算法,而算法的基础就是一序列的数学知识,包括统计、概率、矩阵等方面的知识。机器学习除了能模拟专家做出一些有目标的预测之外,还能根据数据获取背后的分类和关联关系,并做出预测。
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数据无处不在,如何利用好这些数据、如何发挥这些数据的价值,是人类的挑战,也是每个人的机会。
工业革命使机器成为了人类的另一双手,让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转向脑力劳动;而信息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将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大脑,促进人类从目前的脑力劳动升级到更有创造力的活动中去,造福人类的生活。
在以后的年代,因为机器学习的基础就是统计,统计学将成为一门最热门的科学。
这本书烧了好多脑,从第一遍的一知半解,再到第二遍的难点突破和脑图笔记分解,到第三遍的框架理解和梳理。
也不说那么多了,经过整理的框架如下,具体的内容在脑图文件中可以展开。
如果想深入学习机器学习的算法的话,这本书还是一个不错的推荐。

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随着女儿莉迪亚的死亡,轰然倒塌。
事情真相,像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的剥开, 死亡的真相渐渐明朗。
一个建立在互不沟通基础上的幸福,像五彩肥皂泡一样,脆弱得承受不了一根稻草的压力。
悲剧的根源,有社会的、家庭的、个人的,这一切交错在一起,导演了一出令人惊讶的故事。
书中有一句话,“一个来自混血家庭背景的孩子,通常难以找到自己的定位”,一句简单的话语,把美国种族问题现状尖锐的抛了出来。一个混血的孩子,特别是一个华人特征的混血孩子,在美国这种以白人为主的社会里,总是显得格外的与众不同。与众不同的结果就是处处难以融入你身边的社会。不管莉迪亚的爸爸多么鼓励她要学会交朋友、要学会融入集体,但是,这些反而给莉迪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反而让莉迪亚通过表面的、欺骗性交友的应付她的父亲,为以后悲剧埋下了伏笔。上帝造了人,有不同的色彩,同时也有不同的性格,所以作为父母,需要尊重孩子的特性,接受孩子的不一样,让孩子按照她的想法去生活。
莉迪亚母亲玛丽琳的壮志未酬、与众不同的思想,潜移默化的附加到了莉迪亚身上。又因为玛丽琳出走事件的影响,把莉迪亚置于一种一定要完成母亲心愿的高度压力之下。母亲的压力、学习的退步,把自尊心极强的莉迪亚整个信心给摧毁。而玛丽琳就像鸵鸟一样,自欺欺人,看不到或者说不愿意看到真相,生活在一个自己编造的幻觉当中,母女俩维护着一种自欺欺人的平衡当中。
而哥哥内斯要到哈佛上学的事件,把莉迪亚唯一能说说心里话,或者说,在这个家庭中唯一能理解自己的人,又要离开了。这把莉迪亚进一步推到了崩溃的边缘。杰克和哥哥内斯的关系成了压垮莉迪亚的最后一根稻草,成了莉迪亚独自走向湖中,独自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的推手……
这一切,只有那个不起眼的妹妹汉娜,在默默的关注着这一切,也只有她清楚这些故事背后的真相。

这本书每章都以书店老板A.J.一篇短小书评来开篇。
全书用一种质朴、平和的文字,描写与世隔绝的艾丽丝岛上书店老板A.J.平凡又不平常的一生。
想要了解一个人,你只需要问一个问题:“你最喜欢哪一本书?”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我们不是我们所收集的、得到的、所读的东西,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是爱,我们所爱的事物,们所爱的人,我认为真的会存活下去。
这就是A.J.给我们传递的关于阅读和爱的真谛。
因为阅读,他找到了和他有共同阅读兴趣的出版社业务员艾米。
因为爱,A.J.收养了孤儿玛雅,像作者所说的:“一旦一个人开始在乎一件事,就不得不在乎一切事。”因为爱,A.J.把中年丧妻之后的消沉抛之脑后,努力使自己的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
虽然后来因为癌症而离开人世,但他的爱在他深爱的两个女人身上得到了延续,他的阅读兴趣在深爱的两个女人那里得到了传承。
本书开篇从艾米代替上任业务员到小岛给书店老板A.J.推销图书开始,到艾米下任到岛上给下任老板兰比亚斯推销图书结束。这些,就像阅读和爱,不断的在你所爱的人中循环着,无始无终。
唯爱与阅读,不可辜负。

《乌合之众》,作者勒庞,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这本书也是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之作。
懂得群体心理学,就像拥有一道强光,照亮了许多历史现象和经济现象,没有它,那些现象就很难看清。
作者围绕着群体心理学,思考了群体中人的行为特点进行了讨论。
作者认为,人在群体中会失去独立意识,处于无意识的状态,因为感觉到集体力量的强大、有法不责众的心态、在群体中情绪受到暗示和传染,激情燃烧、感情强烈而极端。一个人独处时,他可能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但是一旦加入某个群体,就便成了野蛮人,凶残、易怒、充满暴力。
回想一下,在中国发生的很多事情,都印证了作者的这个观点,例如:文化大革命就是这么一个典型的例子,反动派、革命派、红卫兵都是一个群体的活生生的体现。
群体表现出来的感情,不管好坏,都有简单化和极端化这双重特点。他们可以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也可以表现得无比忠诚、勇于牺牲、无私无畏,他们会很容易受到荣誉、名誉、国家或者宗教的名字而赴汤蹈火,牺牲性命。
群体的犯罪是在强烈的暗示下进行的,从法律上说是有罪的,但确实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罪行。
很多伟大的领袖都能够利用群体的特点,来达到目的。
而信仰的力量永远是最强大的,罗马帝国维持其统治,靠的不是武力,而是靠它激起的虔诚的信仰。通过宗教形式,让信仰在人们心中确立,又通过宗教形式,使得信仰免受讨论。所以伟大领袖的重要作用就是创造信仰,不管是政治信仰、宗教信仰、社会信仰,还是一个主张、一个人物或者一个作品。
通过言语的艺术,领导者通过断言、重复、感染,暗示给群体的观念,通过绝对化、简单化的形式,把领导者的思想灌输到了群体当中。
人类的进化,几万年来,科学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例如人类已经能够发明计算机来打败人类围棋高手。但是,人类的智慧,现代人和古人,反而没有太多的差异。甚至,古人因为经历的事情更多、受到的苦难更深,在做人境界、智慧上比现代人更胜一筹。所以说群体的心里学、群体的弱点,在现在社会也有同样的价值。
其它好观点:
1、制度和法律是人们内心精神的体现形式,反映了人们内心精神的需求。既然是人们内心精神诞生了制度和法律,制度和法律就无法改变它。
2、从观察中得到的结论往往是不成熟的,我们看得见的现象背后,还有看不清楚的东西。甚至在这些东西背后,还有看不见的东西
3、陪审团容易受感情因素影响,但这也侧面缓冲了法律的严厉性。如果是法官必须按照法律行事,而现实上往往是法外有情的。
所以最好的律师就首要的是影响陪审员的感情。

房地产是一个管理复杂、成本敏感的企业。为了控制风险、保证利润率,每个企业都在最求卓越的成本管理模式,实现精细化、专业化的成本管理目标。
房地产的成本构成,一般分6大成本科目:土地成本、前期工程费用、建筑安装工程、市政及环境工程、公共配套工程、开发间接费用;3大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
而房价的构成,按照平均水平估计如下:
房价=土地成本(30%)+建安成本(20%)+三大费用(10%)+税费(15%)+利润(25%)
所以,建安成本、三大费用,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关注点。
房地产成本控制从最初以合同造价控制的事中管理模式,慢慢发展到以目标成本控制的事前动态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控制过程当中,也发现了一些弊端。
目标成本是以科目的粒度来分解,而实际生产是以合同为载体管理,两者有着天然上的差异。导致,在实际生产过程当中,签订合同(或招标)时需要逐个对应目标成本的科目进行绑定、拆分、对比。给一线人员增加很大的工作量,同时,对一线人员的成本素质要求非常高。
有没有什么更好的解决方法呢?(见下图)

阅读全文 »

趁着AlphaGO掀起的热潮,这周看完了《人工智能的未来》,一本谈论人工智能关于计算机技术原理、神经学、哲学的书籍。
关于人工智能的定义,技术上和哲学上都颇具争议。
图灵测试提供了一种技术的、可衡量的手段;但在哲学上,人工智能永远回避不了关于意识或自由意志的问题。
关于自由意志,叔本华提出:“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但在生活中任何给定的时刻,你只能想做一件确定的事情,除此之外,绝对没有任何其它事情。”这种决定论的思想,和我们认为我们可以选择我所爱、做我所选大相径庭。
而作者认为,当机器说出它们的感受和感知经验,而我们相信它们所说的是真的时,它们就真正成了有意识的人。
作者通过思维模式识别理论、隐马尔可夫层级模型、遗传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阐述了人工职能领域的进展,同时基于信息科技遵循指数增长的规律,提出了加速回报定律,乐观预计智能机器人在未来几十年内会出现。
从最初的人工耳蜗、人工眼球到人工大脑的扩展,非生物系统的引入(特别是人工大脑技术),是否会产生另外的我,而我们大部分思想(甚至全部)存在云端,是否就可以得到“永生”。
数学家斯坦·乌拉姆说过:“技术的加速发展和对人类生活模式的改变的进展在朝着人类历史上某种类似奇点的方向发展,在这个奇点之后,我们现在熟知的社会将不复存在”。
这一天,对人类来说是喜还是忧?人类是通过自己的智慧毁灭了自己还是得到了永生,谁能说清楚呢?

一些我们日常司空见惯的名词,原来别有含义。
例如:南无阿弥陀佛的南无(读na mo 一声)是“敬礼”的意思,如来佛不是一个佛而是“佛陀”的统称,例如可以说释伽牟尼如来。
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就是关于人世间的苦,然后教导人消灭苦的法。而基本的思想就是空及轮回的思想,依据的原理就是诸法由因缘而起。
掩卷沉思,突然想到从小看到大的《西游记》。
之前对于唐僧取经,简单的理解就是为了到西天拿到经书,然后就可以成佛了。
现在回想,在取经途中,经历各种考验、诱惑、危险才是他们成佛的缘。
或者证到无上大觉而成为佛陀,或度己度众生而成了菩萨,或者六根清净证入涅槃而成为罗汉,一切由因缘而起。
人生就像一条漫长的取经路,开始的目的就是经书。可是,当我们达到终点的时候,才发现,真正能够成就我们的,恰恰是旅途上你经历的那些事、遇到的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