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晚唐时期的罗隐是一个四海闻名的才子,但却一生怀才不遇。
他本名罗横。相传当年罗秀才以寒士赴京应举,在钟陵筵上与颇有才思的歌女云英同席。谁曾想他先后十次考进士均未考中。在外流浪十二年后,落第书生终决心离开京城,改名罗隐,不再参加科举。(也有说因得罪权贵,礼部侍郎的官职被罢免。)回乡途中他路过钟陵,再次和云英不期而遇。西风瘦马时节,这时的云英仍隶名乐籍,未脱风尘,见到眼前的这位罗秀才竟还是当年的一身布衣,惊讶不已。罗隐不胜感慨,遂赠诗曰:
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罗隐 《赠妓云英》
“云英未嫁”的典故即出于此。
一个是落第秀才,一个是半老歌女,地位虽有悬殊,命运却是相似。有诗评说,这两句与其说是反讥云英,倒不如说是借以自嘲。罗隐把成名与嫁人相提并论,可见在古人眼里,女子嫁人与考秀才一样乃是人生最大事业,十年已过,还见云英仍然未成就事业,罗隐不免有同是天涯沦落之感,重见云英掌上身,意思是可见你我事业都未成功,你又何苦来讽刺我?(网评)

伯罗奔尼撒战争(Peloponnesian War)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从前431年一直持续到前404年,期间双方曾几度停战,最终斯巴达获得胜利。
这场战争结束了雅典的经典时代,也结束了希腊的民主时代,强烈地改变了希腊的国家。几乎所有希腊的城邦参加了这场战争,其战场几乎涉及了整个当时希腊语世界。在现代研究中也有人称这场战争为“古代世界大战”。

阅读全文 »

那时,法利塞人去商讨怎样在言谈上叫耶稣入圈套。他们遂派自己的门徒和黑落德党人到他跟前说:「师傅,我们知道你是真诚的,按真理教授天主的道路,不顾忌任何人,因为你不看人的情面,如今请你告诉我们:你以为如何?给凯撒纳税,可以不可以?」耶稣看破他们的恶意,就说:「假善人,你们为什么要试探我?拿一个税币给我看看!」他们便递给他一块「德纳」。耶稣对他们说:「这肖像和名号是谁的?」他们对他说:「凯撒的」。耶稣对他们说:「那么,凯撒的,就应归还凯撒;天主的,就应归还天主。」他们听了大为惊异,遂离开他走了。

十字军东征(拉丁语:Cruciata;伊斯兰世界称为法兰克人入侵;1096年-1291年)。这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准许下的战役,由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对他们认为是异教徒的国家(地中海东岸)发动了持续近200年的宗教战争。十字军东征最初参与成员,例如:骑士、商人、农民,多数是自愿的,受拜占庭帝国之邀,参与夺回圣地战争。这些十字军也非拜占庭帝国主力部队。东正教徒也参加了其中几次十字军。

阅读全文 »

在12到19世纪,在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出现了所谓的圈地运动。由中世纪到18世纪,整个欧洲的农业体系十分相似。封建社会的农业体系通常使用敞田制。在每个庄园领主的土地上,都会安排一片“公有地”。这片地的所有者并非广大平民的或者国家的,而是有特定领主的。只是这些地不安排耕种,而该领主属下的平民有权在其上从事有限制的放牧、采柴、摘野果等活动。最早追溯到12世纪,在英国,少数“公有地”被圈起,成为一般民众不得使用的私有田。而这一运动在十五和十六世纪迅速展开。16世纪至17世纪,圈地行为被罗马天主教会公开指责,反对圈地行为的法令也被颁布。然而18世纪欧洲农业的机械化要求宽阔、集成的农田,之前的敞田制成为了瓶颈。之后一系列的国会法案,使英国圈地运动于1801年被合法化

阅读全文 »

国殇演说辞 (殇(殤)shāng 未成年而死:幼子早殇。 为国战死者:国殇。殇魂。
背景:
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的第二个年头,即在公元前430年的春天,一场可怕的瘟疫降临在雅典。从此,雅典深受人事和自然的双重窘迫,在这样的苦难面前,死亡是人们唯一的归宿,面对无可避免的死亡,人类所有的技艺,雄辩,谋略全都一无所用,在灾难面前,根植于人类灵魂深处的野蛮天性暴露无疑,虔敬不再,希望不再。瘟疫后的第二年,雅典伟大的政治领袖,"第一公民"伯利克里去世,但他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却成为不朽的传世经典,其蕴涵的勇气和力量,深深的激励着后世。
以下是演讲正文:

阅读全文 »

在英国留学时,一个西班牙同学告诉我:意大利人和西班牙人交流,彼此没学过对方的语言,也能猜中五六分的意思。西班牙语为什么和意大利语如此相似?为什么历史上被西班牙和葡萄牙征服的中南美洲也称为拉丁美洲?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足球被称为欧洲拉丁派,只是因为他们球员的技术在欧洲各国里相对细腻,更像拉美球队吗?这几个问题的源头其实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

阅读全文 »

《圣经》中记载,由于移居到埃及的犹太人劳动勤奋,且擅长贸易,他们积攒了许多财富。这引起了执政者的不满。再加之执政者对于以色列人的恐惧,法老下令杀死新出生的犹太男孩。摩西出生后其母亲为保其性命就取了一个蒲草箱,抹上石漆和石油,将孩子放在里面,把箱子搁在河边的芦荻中。后来被来洗澡的埃及公主发现,带回了宫中。长大后,摩西失手杀死了一名殴打犹太人的士兵,为了躲避法老的追杀,他来到了米甸并娶祭司的女儿西坡拉为妻,生有一子。一日,摩西受到了神的感召,回到埃及,并带领居住在埃及的犹太人,返回故乡。在回乡的路上,摩西得到了神所颁布的《十诫》,即《摩西十诫》。

阅读全文 »

波希战争是在公元前499年至前449年之间,波斯与古希腊城邦之间的一系列冲突。
公元前547年,波斯的居鲁士大帝征服了爱奥尼亚,但此后爱奥尼亚的希腊语城邦一直在寻求独立。波斯人为了便于统治,遂给这些城邦委任了僭主。到了前499年,米利都和阿里斯塔格拉斯的僭主在波斯的支持下出海远征纳克索斯岛失败而被解任。阿斯司塔格拉斯人趁机鼓动整个小亚细亚的希腊语地区起来反抗波斯的统治,由此拉开了伊奥尼亚起义的序幕。随着叛乱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小亚细亚小国被卷入到这场纷争中。雅典和埃雷特里亚人则为阿里司塔哥拉斯人提供军事援助,于前498年协助后者占领并焚毁了波斯的地方首府萨第斯。

阅读全文 »

其内容基本就是说东方的皇帝是个女人,而且这个女人把自己的儿子刀了,教宗表示这样不符合基本法。查理曼继承的法统不是什么所谓的西罗马法统,而是“整个罗马帝国”的法统(因为东部的女皇不合法,所以说君六死了查理曼就理应补上去)。在这种说法里面“西罗马帝国”不存在,甚至连东部皇帝的合法性也给取消了。对于教宗来讲,罗马帝国当时是处于“没有合法皇帝”Interregnum的状态。至于教宗有没有权利硬点皇帝,这个主要看屁股位置。
“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又非罗马、更非帝国。”是伏尔泰说的。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