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的分类法与主题法
一.图书分类
图书分类是图书馆将图书数据采购入馆后,由于搜藏的图书数据过于繁杂,因此图书馆都会依据图书分类法,将图书数据依其内容主题的不同,分别归类,给定分类号,以作为图书馆图书整理和提供利用的工具。
二.图书分类法
图书分类法是图书馆为了方便图书收藏和借阅而采取的一种分类方法。一般分类法分为:
- 基本法,按主题分类
- 附加法:按年代、地域、语言分类
- 还可以人为按版本、规格等分类。
目前已经发展有好几种分类法,可提供适合于某一特定图书馆及其读者所需要的存取与管理方式。一般说来,每一种分类法都有一个按规定原则将知识编列入一个有大类、中类、小类的体制。
纯数字码分类法
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
通用十进制图书分类法
中国图书分类法
赖永祥中国图书分类法
何日章中国图书十进分类法
日本十进分类法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英数字码分类法
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1999年第四版已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冒号图书分类法
布立斯图书分类法
三.杜威十进图书分类法
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于1876年首次发表,历经22次的大改版后,内容已有相当程度的修改与扩充。最新的版本为2004年版。该分类法以三位数字代表分类码,共可分为10个大分类、100个中分类及1000个小分类。
除了三位数分类外,一般会有两位数字的附加码,以代表不同的地区、时间、材料或其他特性的论述,分类码与附加码之间则以小数点「.」隔开。例如
330 表经济学 + .9 表地区别论述 + .04 表欧洲 = 330.94 表欧洲经济学。
四.杜威十进图书分类法十个大分类
000 - 计算机科学、信息与总类
100 - 哲学与心理学
200 - 宗教
300 - 社会科学
400 - 语言
500 - 科学 (指自然科学)
600 - 技术应用科学
700 - 艺术与休闲
800 - 文学
900 - 历史、地理与传记
五.中国图书分类法
中国图书分类法初成于1927年完成,系南京金陵大学图书馆馆长刘国钧以「杜威分类法」为基础,扩增有关中国图书的类目以便适合中国的需要编制而成。
中国图书分类法首先在金陵大学图书馆试用,随后普及全国。经赖永祥增修的赖永祥中国图书分类法至今为台港澳各地图书馆所沿用。(两者的纲目大体一致,但详细的分号数码偶有分别。)
由于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因素,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后来采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而中国大陆一些图书馆较早时期的图书室仍然沿用中国图书分类法。
六.中国图书分类法十大分类
000 总类
100 哲学类
200 宗教类
300 科学类
400 应用科学类
500 社会科学类
600-700 史地类
600 中国史地
700 世界史地
800 语文类
900 艺术类
七.英数字码分类法
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1999年第四版已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冒号图书分类法
布立斯图书分类法
八.主题法
主题法之意义:
主题法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主题整序法,其二是指主题检索语言。
第一种含义,它是一种用语词标识处理文献、组织主题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的方法。即是将众多的文献根据其内容主题,强制性地用一个语词标识系统予以组织的过程。其过程有二:一是主题标引,即将文献的主题概念转换为经规范处理的语词标识(即主题词);二是主题检索,即用户在检索时须将其提问的概念,转换为主题词表已规范的语词标识。
第二种含义:主题检索语言,它是指文献检索语言(简称检索语言)而言。
主题语言有两大类型,其一是以号码为文献主题标识的分类检索语言(分类语言),其二是以语词为文献主题标识的主题检索语言(主题语言)。
前者简称分类法,后者简称主题法。主题法的构成要素有四:语词标识、字顺系统、参照系统、主题检索工具(主题目录、主题索引、主题词倒排档?)。
主题法特点:无论主题检索语言,还是主题整序法,它们共同的基本特点有下列五点:
- 按文献所论的事物(即主题)集中文献
- 采用经过规范处理直接表达文献所论述的事物的语词
- 以参照系统等间接显示事物概念间(即主题词之间)的关系
- 以字顺序列提供按事物名称检索文献的途径(即主题检索途径)
- 依主题词的字顺系统,排列款目词之顺序
主题法与分类法:主题法与分类法都是揭示文献主题内容的方法,在标引过程中,均需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而且一般都要以预先编制好的、反映主题概念的工具 ─ 分类表或主题词表为依据。因而提供系统检索主题的分类法,也可视为广义的主题法。
九.主题法与分类法的不同
标识符号的不同:
分类法通常以号码(数字或字母)作为文献主题内容的标识,标引或检索时都必须使用分类号。
主题法则是直接以自然语言中的语词(词或词组)作为文献内容主题的标识,标引或检索时都必须使用主题词。
由于主题法的标记符号系以自然语言中的语词为基础,因而在概念表达的直观性特点上,主题法较优于分类法。而分类法的标记符号系以号码为基础,基本上不受语言文字的束缚,不同语种的同一主题可使用相同的分类号来表达,所以在标识的通用性乃至标准化方面,主题法则逊于分类法。体系编排的不同:
分类法的标识符号既然是号码,其规范工具或检索工具自然依号码顺序(数序或字母顺)编排。主题法的标识符号既然是语词,其规范工具或检索工具自然依字顺(中文多依笔画或音序,西文依字母)编排。逻辑次序分类系统是分类体系结构的主体。这种体系结构,是为了充分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便于读者从学科门类进行系统性(族性)检索。字顺系统是主题法体系结构的主体,这种体系结构是为了满足事物进行专指性(特性)检索的需要。
揭示事物的角度不同
主题法着眼于特定事物,具体问题和对象,它不管学科的分野,也不管学科之间的逻辑关系,只是对特定事物及其它各部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分类法则是着眼事物的学科性质,揭示事物属于什么学科门类,便于读之中进行研究和探索。比如说;“(肥料)”,分类法把有关肥料的资料集中在“肥料”这一类目之中,然后再按肥料的成分,性质、作用等层层划分。但在主题法中,却把有关各种肥料的资料却分散到各个肥料的名字下面,而在肥料这个标题下只有关于肥料的一般性著作。
语义关系的不同:
分类法主题的内在关系主要通过上下位类、同位类以及交替类目、参见类目和注释来显示。尤其在体系分类表中,类目间等级关系可以通过类目排列的位置、缩格形式,乃至字体直接且明显地展示出来。因而分类法的系统性、等级性较强,便于族性检索,并可根据检索需要进行扩检或缩检。
主题法的主题内在关系,主要通过广义词、狭义词和相关词等词间参照系统的方式来显示,此外也通过词族索引、范畴索引等进行分类显示。所以,主题词表中相关主题之间的关系比较难以直接地、一目了然地展示出来,因而在族性检索,尤其是较大范围课题检索中,不如分类法。
集中分散的不同:
对图书资料的集中与分散方面的不同 分类法由于受到学科体系的制约,这就必然将同一事物或同一主题的图书资料分散在各个不同的学科门类之下,将同主题的图书分散,但把同一学科性质的图书资料集中,而主题法则是把同一主题的图书资料集中,把同一学科性质的图书资料分散。
分类法以学科内在联系为基础来组织主题概念,将具有同一学科性质的、研究不同对象的文献聚集在一起。例如将茶、稻、麦等各种农作物的栽培方面文献聚集在农艺类下,而将有关这些农作物的加工和营业方面文献聚集在农产加工和农产品业之类下。即同一对象的文献,因其研究角度的不同,因而在分类检索系统中分散至各处。
主题法系以事物主题名称的字面形式来组织文献,将从不同角度研究同一对象的文献按主题词聚集在一起。例如将有关茶的栽培、运销、价格、营业、加工等各方面的文献都集中于“茶”这个主题词之下。
总之,分类法按学科集中,而主题法则按事物集中。因此可以说,在分类检索系统中集中于某一类目之下的文献,在主题检索系统中往往分散在不同的主题词之下;反之,在主题检索系统中集中于某一主题词之下的文献,在分类检索系统中往往分散在不同的类目之下。
适应性能的不同:
分类法因受学科体系及标记符号的束缚,增添新主题或改变原有主题位置的难度都比较大,更无法合理安置那些学科关系不明或关复杂的主题,分类检索系统中所容纳的知识体系也往往落于科技发展之后。
主题检索系统中的主题标识按字顺排列,增删主题词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结构,只需变更个别主题词之间的参照关系,因此可随时根据学术文化的发展与文献实际情况增补新词,删除和调整旧词,使系统中所容纳的主题容易与学术保持同步。
组织文献的不同:
利用分类法和主题法皆可以建立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但是由于分类法系统性强,分类标记简短、易写、易排,因而可以发挥其系统组织文献的功能,用于分类排架、编制文献通报及分类统计等。主题法基本上缺乏这方面的功能。
号码组配的方法不同
主题法组配由于直接采用自然语言的名词术语作为组配标识,其组配是词与词的结合,所以使用起来比较直观,灵活如“国际内燃机会议”可以用内燃机——国际会议。
分类法的单线性逻辑序列,很难反映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的图书资料,为了满足这一需要,现代许多分类法则采用通用复分组配,专用复分组配和主类号组配等有力措施,来补救这一缺点。分类法的组配进行由于受到号码形式的限制,其组配的深度是有限的组配的层次多了,号码则特别长,这对检索图书资料是很复杂和困难的,《国际十进分类法》对“国际内燃机会议”的组配号码是;
621•43:061•3 (100)(内燃机主类号)(会议通过复分号)(世界国际通用复分号)
适用自动化程度不同
主题法能很好地适用于各种机诫设备,有利于计算机检索,便于实现图书资料检索工作的自动化、网络化。分类法虽然也可用于计算机检索,但它主要擅长编制手工检索工具。在应用于就计算机方面,不如主题法来的快,见效好。主题法与分类法,跟任何事物一样,都是一分为二的。它们各有所长短。主题法的长处正是分类法的短处,分类法的优点正是主题法的不足,因此,主题法与分类法要取长补短、相辅相成。
十.关于主题目录和分类目录
主题目录较分类目录稳定,因为分类目录随着分类法的修改而变化,而主题目录则影响而架位同样不受影响。过去图书馆界一直把主题目录视为是对分类目录的一种补充,属辅助目录,这种传统的看法,随着科学技术越来越高。从文献检索工作的发展前景看,主题法今后必将发展为一种占主导地位的目录。如果我们把分类目录比作左手,则主题目录就可比作右手。主题目录独特的优点在于:它即不受科学体系的制约,又不受人为的读者很难掌握的分类规则的束缚,读者对自己所需的有关某一主题方面的资料,无须考虑在哪一类,只要按主题字顺去查就行了。
十一.总结
分类法的基本特征是知识的系统性,主题法的基本特征是知识的特指性。分类法根据科学领域划分门类,归类的标准是知识的科学性质,而不是知识的对象。由于同一对象可以从不同的科学角度去研究它,因而关于同一对象的资料便分入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类。但用同样方法。同样观点研究不同事物的资料,却可以集中在一处。主题法归类的标准是知识对象的本身,而不是知识的科学性质,这样就集中了不同观点、不同方法去研究同一对象的资料。但是,用同样方法、同样观点研究不同对象的资料却被分散了。分类法和主题法的差异形成了各自的特点,显示出二者互有长短、各有千秋。但它们并不是互不联系,而是在发展中互相渗透、互相结合、互相取长补短,为全国采用统一的检索方法创造条件。